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重磅!江西“1269”行动计划来了
重磅!江西“1269”行动计划来了
来源: 市人防办  发布日期: 2023-08-28   访问量:

今天上午,“《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“1269”行动计划(2023-2026年)》(以下简称《“1269”行动计划》)发布会”在南昌召开,会上介绍了该计划的相关情况。

《“1269”行动计划》的核心要义为:通过未来几年的不懈奋斗,全力做强做大江西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,打造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,实现年均9%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目标,简称产业链现代化“1269”行动计划。

“1269”行动计划出台背景

建设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

重点发展12条制造业产业链、打造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,就是要切实把制造业立起来,搭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“四梁八柱”。

接续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

近年来,我省锚定重点产业,持续用力,成功实现万亿元、五千亿元和千亿元产业的重大突破。新时代背景下,如何接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,省委、省政府逐一盘点梳理、认真研判后,给出了明确的答案,就是高位推进产业链现代化“1269”行动计划。

我省产业链链长制新探索

产业链现代化“1269”行动计划的内容非常丰富,特别是在产业链链长制方面,作出了新的探索,是此前产业链链长制的全面升级和改进。

“1269”行动计划主要内容

产业链现代化“1269”行动计划包括1个总体行动计划、12个分产业链行动方案。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:

目标层面

到2026年,力争电子信息、有色金属、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石化化工、建材、钢铁、航空、食品、纺织服装、医药、现代家具等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,着力打造电子信息、铜基新材料、锂电和光伏新能源、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、航空、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6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,实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%左右,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明显成效。

措施层面

坚持“一链一策”“一群一策”,强调要统筹实施产业链建设“六大行动”。一是产业链链长制升级行动。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链长、其他省级负责同志担任链长。推行“链长+链主”的模式、“链长+园区”的模式、“链主+基金”的模式、“链主+平台”的模式,充分体现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紧密结合。二是规划布局引领行动。落实区域发展战略,明确各地发展方向、重点领域和布局,实现省、市、县、园区一体化发展。三是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引育行动。精准招引“高大上”“链群配”项目,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,培育产业链群。四是创新引领行动。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、制造业数字赋能行动,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。五是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。推进产业链集群化、产业集群链式化,深化产业链对接协作,促进产业链群协同发展。六是资源要素精准聚焦行动。拟出台一揽子配套支持政策,合理配置资金、土地、水、电、气等资源要素,提升政务服务效能,完善惠企长效机制,努力打造最优产业链生态。

保障层面

产业链现代化“1269”行动计划明确,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,后续我省各有关部门将大力支持产业链提升,省统计局研究建立产业链统计监测体系。各地按照省里部署,改进提升本地产业链提升有关做法、机制,加快形成工作合力。

鹰潭和宜春如何推动落实?

“世界铜都”鹰潭

鹰潭将立足现有优势,打造以鹰潭“世界铜都”为核心,辐射全省的国家铜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。按照“扩总量、优存量、强增量”的总体思路,推进铜产业改造升级;围绕铜产品朝“先进基础材料、关键战略材料、前沿先进材料”的发展方向,全力创建创新能力领先、规模效益显著、一流企业集聚、生态体系完善的先进制造业集群,推动铜原材料基地向铜基新材料基地跨越。

主攻方向有三个方面。一是提升铜原料供给的高端化、规模化,为铜产业链延链、强链、补链夯实原材料保障基础;二是做强铜加工材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,力争在“铜板带、铜杆、铜线、铜棒、铜箔”等产品上量质齐升;三是延伸铜应用领域产品的丰富性、规模性,主攻电子信息、新能源领域和消费领域用铜目录,在高电子铜带、高性能无氧铜材、电子专用关键覆(镀)铜材料、高性能铜基电子引线、电子器件高效散热组件、高精度漆包铜扁线等方面招大引强。

宜春“有锂可说”

宜春,是一座“有锂可说”的城市。近年来,宜春市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首位产业来抓,高位推动、引进了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,带动了产业链生态圈的进一步构建。围绕全省产业链现代化“1269”行动计划,宜春市将以更高标准、更实举措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,持续优化产业生态,提升发展质效:

一是优化产业布局,即“一核一区多板块”:“一核”指坐落在中心城的宜春经开区锂电核心区,重点发展产业链后端的锂离子电池及应用。“一区”指宜丰—奉新锂资源开发利用聚集区,重点发展产业链前端的采选冶,形成锂盐制造集聚区。“多板块”指袁州、万载、高安、上高按照“链群配”的思路,发展锂电上下游配套产业。

二是精准产业定位,打造“三个基地”。一是“国内重要的锂盐生产基地”。二是“国内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基地”。三是“国内重要的锂离子电池基地”。

南昌高新区:力争更多“南昌首创”

南昌高新区全力构建以移动智能终端、LED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,营收从2017年的300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500亿元,增长了4倍,年均增速达38%。接下来,该区将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,推动电子信息产业“量”“质”双升:

一是深耕细作产业链,全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高地。力争到2026年整机出货量达2亿台。LED产业重点发力Mini/Micro LED新赛道,力争到2026年产业规模翻番。

二是坚持创新引领,持续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。力争两年内年营收5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,2026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全覆盖。加快、加速形成一批“南昌首创”关键技术成果,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。

三是优化产业生态,加快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。进一步强化对电子信息产业投融资支持;持续提高对企服务效率,真正实现“一次不跑”“只跑一次”;构建专利快速授权、确权、维权和协同保护“绿色通道”;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企业,在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助力企业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。